Wang Yidong's
Home Page
Wang Yidong's
Oil Paintings
Wang Yidong's
Drawing&Sketches
Wang Yidong's
Biography
Wang Yidong's
Art Online
Wang Yidong's
Creative Archive

Art Brothers

Contact Us
 
  王沂东主页 王沂东油画  王沂东素描  王沂东传略  王沂东艺术在线  王沂东创作档案  艺术兄弟网  联系我们  
                 
     首页 > 王沂东主页 > 王沂东创作档案 > 谈艺录 > 艺术兄弟网采访王沂东老师谈新作“蒙山晨雾”      
Wang Yidong's
Creative Archive

News
王沂东创作档案 谈艺录
News Experience Publications Art Apprecation
谈艺录 创作经历 相关出版物 鉴赏视界
 
 
拨开“晨雾”见“蒙山”

----艺术兄弟网采访王沂东老师谈新作“蒙山晨雾”




2011年 王沂东油画:蒙山晨雾 (布面油画 120x120cm)
 
[www.艺术兄弟.中国]
编者按:本文是根据艺术兄弟网[artbrothers.cn]记者红月采访王沂东先生的录音整理而成

    2011年12月20日,《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走入圆形正厅,人们的目光立刻会被吸引:浓艳的红、墨样的黑,王沂东老师的新作 《蒙山晨雾》格外醒目,好像聚光灯般,吸引着众多观者,似乎成为整个展厅的中心。
 

情景相融  妙合无垠

    每次王沂东老师作品的出现,都能带给观者美妙而震撼的视觉感受。浓重、强烈、含蓄、细腻、微妙、东方、西方、传统、创新……所有的绘画元素,信手拈来,淡而天成,没有任何的牵强和做作。古、今、中、外,如此的巧妙融洽,将中国韵味表达的似九曲回肠般的耐人寻味,让人不禁折服于他轻巧驾驭精湛绘画技巧的能力,感慨他大胆创新的艺术魄力。王沂东的作品立意简练纯净、内涵深厚凝重、造型美丽质朴、色彩夸张强烈,渗透着民族审美表现因素和审美情趣,显现出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蕴,为中国写实人物油画开创了新的方向,在当今画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民族性”也使他的作品更有欣赏性,更文雅,更隽永,更具有艺术性。《蒙山晨雾》是王沂东2011年的最新力作,是写实人物油画的又一精品。山水云雾,男女阴阳,画面浑厚磅礴、气势峥嵘、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显示中国大山大水特有的壮美和崇高。画中女孩纯真甜美、表情委婉、对镜贴花,若有所思,男子拱起的脊背,似大山般浑厚,结实可靠。晨雾环抱着山水树木大地村庄,润润的沁人心扉。画家创造的“大自然”,既是画家自己,也反映了画家恬淡的心境:疏朗清幽,山水生机,表达着人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和谐规律。画面中人物的神态、形态、动态,随着画家笔间传达出的情感韵味,让观者有一种别样的感动。其实这些莫可名状的感动,早已不能准确地言说是意还是画了,意中有画,画中传意,二者妙合无垠。《蒙山晨雾》将自然美、人的美和精神美提升到人格精神的层面,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突破。

艺术,是一种感情。
对于艺术家而言,一切都是美的。
任何悠忽的灵感,
实际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记者红月:在油画创作中,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志趣,在艺术语言上不断锤炼,追求质朴明洁,对作品的表达从未含糊。这次的新作“蒙山晨雾”,您在创作上有什么特别的立意?

王沂东:“蒙山晨雾”在大的追求与主导思想上,与近几年来我的绘画方向是一致的。
    首先,继续坚持写实人物油画的道路,利用油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发挥油画材料所能给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人物形象、形体、表情、动态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
    其次,作为中国的画家,还应该在本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继续寻找中国的、民族的、个性的艺术语言和元素,尝试与传统的西方写实油画进行巧妙的融合。“蒙山晨雾”这幅创作在大的立意上是想要通过画面构成所造的“势”,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记者红月:近年来您佳作不断,从“约会春天”到“一缕清风”再到2011年的“寄语青石沟”,每次作品都带给观者震撼。优美深邃的意境,无论从哲学和审美的角度,都达到了一个极灿烂澄明的层次。让读者感受到您在写实油画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您是怎么领悟其中精神并准确表达出来的?

王沂东:不同的艺术形式,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音乐以有组织的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电影以画面及画面的组接即蒙太奇,构成电影形象等。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写实油画是油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历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艺术诸流派而经久不衰,延续和继承了上千年大师们的宝贵经验,是欧洲油画最核心的表达形式。与中国画、版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油画更擅长对物象进行细微的刻画,注重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且色彩丰富、表现力强,因此,追求真实性,能真实地描绘客观事物对象的写实形式成为油画的一大优势。
    写实油画,特别是写实人物油画,首先在造型上不能偷懒,在人物形象、人物动态、造型上都要要求严谨。这与中国画的大山大水大写意不一样,“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适合写意中国画的创作和其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它的表意性大于写实性,但这不代表它没有“形”。诗文用语言抒发情感,绘画以形象表达情感,任何艺术作品最终要创造一种艺术形象。无形无态怎么表达?写实人物油画首先要求做到“似”,通俗的讲就是要画的“像”,“像”还包括很多东西,首先你要有准确刻画人物的能力,否则谈不上“貌似”,其次还要抓住人物独特的气质,否则就没有“神似”。没有这两个基础,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似与不似”。做到尊重中国古典哲学,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真正的含义,而如果断章取义,只不过是为作品找借口罢了。
    对于写实人物油画创作来说,作品是否有可能成功,有很多的因素在相互影响:首先,必须有准确刻画人物的能力;其次,要有选择最合适人物的能力;要有瞬间抓住最传神面部神态、最微妙肢体动作的能力;要有找到或者创造一个特定环境的能力;还要有准确的、恰如其分的把人物和环境组织在一起的能力;要有对画面色彩表现独到的认知;要有对生活独特的理解、或者说要有把生命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理智和情感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有画面的精神,这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灵魂。在此基础上,你才可能达到精确的、微妙的对人物神态或情感的传达。
    所以我认为,只有先在“似”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人物情感的表达,才能感动观者,这就是艺术真实的震撼力。
    其次,中国写实油画必须抓住本民族的视觉特征,也就是传统积累的视觉形象,这里面包括很多,比如版画,年画、墨等等。我比较偏爱中国民间传统色彩的浓烈朴实。我的作品中常出现红色,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希望、幸福、美好的象征,但不能说画了红颜色,画了新娘,就是民族化了。只有把红色与中国的文化、精神、审美原则、生活习惯结合在一起,红色才被赋予了中国文化象征的意义。
    我们既要把西方技法全盘拿来,吸收研究透,又要遵循自身艺术创作的规律,平衡中国和西方艺术,在它们之间找到一种最适合表达和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语言,这样才会产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作品。立足你熟悉的生活土壤吸取其文化精神营养,艺术的生命力才会长久。“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写实油画。

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物我交融,传神写心

记者红月:“蒙山晨雾” 在背景的处理上特别有意境, 有一种置身于飘渺仙境般的感觉。

王沂东: “蒙山晨雾”在创作过程中,背景修改了好几次,总是觉得还可以更畅快淋漓的表达。最终,还是中国画大山大水大写意的墨启发了我,在黑、白、远山、晨雾等的表现手法上,我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鉴了中国画里的墨和留白。比如,黑色的石头带有一种岁月的重量感,它让我想起中国画中的墨——浓墨、焦墨、淡墨。运用墨的一些审美特征来表现山、石,这些黑色块在画面中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背景层峦叠嶂的远山,云雾,虚实处理,必须打破客观局限,在二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这也是艺术家必须掌握的意境构成。
    在我的艺术创作中, “看似写实”的墨色中,带有我对中国画墨色的尊敬。

记者红月: 您的作品人物细腻醒目,背景气势庞大,让观者可以近而知微、远而见深,能不能跟我们谈谈您如何控制画面?

王沂东:所有艺术作品的创作法则是一致的,要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绘画作品也是一样,画面大的构成——“势”、画面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微妙,才谈得上内涵。首先要有画面的精神面貌,要达到这个精神面貌,画家就需要调动艺术创作中的对比、协调、黑白灰、点线面等绘画元素,并将它们藏在画面中,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画面的精神。这种宏观的创造可以用在整个画面的构成和造势上。
    人类所有的创造,包括艺术创造,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艺术家可以有很多的创意点,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形式还是要让人来理解和感受的。举个例子,现代工业里的汽车设计,无论创意如何改变,造型如何花哨,技术如何精湛,但没有那个生产商挑战,为了表现设计而把驾驶员的位子做的糟糕不舒服。很明显这是不实际的,因为汽车设计所有的这些创造,都是为了驾驶的舒适和方便。
    人物写实绘画的造型也是一样的。特别是脸的造型,必须严谨。作品最终呈现的内容还是要给观者理解的,离开了观者的欣赏,没有了与观者的沟通,艺术创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油画艺术能凭借独特表现技巧的支撑延续上千年,在表现力上,油画所能表达的技术含量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尽可能的把表达人类的丰实内心世界的美与外在的形象之美高度结合,该是一种何等美妙的境界。
    但是另外一方面,像山、水、树木等,却需要画家放开了去创造,运用光影、色彩、构图、内在形式、审美、格调等创造一个独特的环境。在画面中人们对环境的理解和感受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势”,所以表现画境,不能为了单纯的表现而表现,而是要表现它们与人物和自然之间的自由结合,表现的是关系。“造势”说的就是要借周围的“势”来渲染人物。画家是用手、眼、笔三点成一线,把东西表达出来,这是画家的一个思考过程、情感的一个流露过程。
    我认为,这也是现代人物写实油画应该突破的点。在西方传统油画里,对山水环境、背景和与人物关系的处理方法,还没有完全跳出自然主义。

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众生万物的核心;
透过外形触及内在的“真”。
此“真”,即是“美”。

记者红月: 说到构成,我想问王老师,是不是在一幅画开始构思的时候,画面大的构成已经在您脑海中形成了?

王沂东:是的。灵感出现的时候,人物的动作与周围的环境就已经有了“势”的开始。而且,这个“势”与人物内心情感、情绪的表达是一致的。可以借“势”抒情,也可以借人物的动态来布置、打造周围的环境,这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创作中,构图若能做到把环境和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调整到一个好的节奏之中,便能揭示出人物内心的活动,也能让人物的情绪得到表达。
     “蒙山晨雾”整个的构图,更加注意在人与环境的结合中制造一种情绪,用整体的氛围来打动人。黑色的石头和构图都进行了夸张和取舍。巨大的黑石是一种岁月的沧桑,在形式上和女孩青春的面庞,鲜艳的红衣,与男子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形成一个较为强烈的对比。远处大山大水藏在云雾中,白茫茫似透非透的阳光,一切既神秘又带有憧憬,可以让观者自己慢慢体会和回味。
     绘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表达情感的。特别是写实人物油画,是情感的一种抒发,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是永恒的话题,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感, 与自然中的阴阳关系,意义是相通的: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因阴阳交感而和谐有序,生生不息 。我希望我的创作能通过人物、神态、造型、色彩、构图这些具体的因素,让观者能感受到我希望表达的氛围。
     此外,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面部表情的分寸、动作的角度、周围环境与物体各种关系之间的构成关系都要去把握,做到“恰如其分”,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画家慢慢体会领悟。

记者红月: 您的作品总给人一种或委婉、或悠远、或情意温馨的意境,您是怎么抓灵感打动读者呢?

王沂东:观察生活,用一个画家的感觉去体会生活。
     灵感的触动可以是视觉的、嗅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当它触动你时,你必须能迅速捕捉到这个瞬间,并且从中分离出绘画语言所需要的材料,取与舍,去与留,使这个生活真实瞬间转化成艺术表现的灵感。
     写实油画虽然和电影、戏剧一样都是对人物进行着最真实的描写,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动,一个是静;一个是时间空间的过程,一个是静态实体的存在。绘画艺术是一种凝固的美,是生活感动的瞬间,又不是完全合理的瞬间,某种程度上是画家所要表现的情感情绪,这种表达需要画家利用一切手段概括、提炼。只有深刻感受到写实油画特有的形式美感的特征,才能捕捉到最激动人心的灵感。
     回过头来,我观察自己的作品,这个发展是渐进式,而不是跳跃式的,艺术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取各家之长并不等于临摹,借鉴、探索、融合,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有许多难点,每解决一点与绘画有关的问题都是很大的乐趣。需要勇气,需要耐心,慢慢解决。
     说了这么多,并不代表我自己已经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在今后油画创作过程中,我会提醒自己,继续努力。


后记:作为具有真正实力的中国写实画派的引领者,真实的王沂东老师谦逊平和;他的作品纯净、凝重、质朴,展现了中国神韵和魅力;他将民间的平面色彩,融进西式写实绘画的三度空间,为国人找到久违的亲熟感; 在写实的画面里,蕴藏着的是深邃的意境。 [http://www.artbrothers.cn] [www.艺术兄弟.中国]

 


京ICP备10049778号  总编辑: 晓叶 电子邮箱:469299329@qq.com  artbrothers@163.com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艺术兄弟网
网址:artbrothers.cn  艺术兄弟.中国  wangyidong.com  王沂东油画作品  王沂东素描作品 等所有信息未经过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