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的绘画很多都是描绘中国北方农村的题材,您觉得之所以会选择这类的题材,
什么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王沂东:当然是和自己生活的轨迹有关系,人在某个环境中就总是会受到它的影响。
对我来说,主要就是小时候的生活。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候,给我留下来的印象特别
深,于是我的题材就锁定在那一段,现在的好多场景和背景关系也是在那个时候沉
淀下来的。

(王沂东早期素描)
问:那么一些特定的绘画元素呢?比如为什么您会“钟爱”于牡丹花的图案?
王沂东:因为我对一些中国的图案比较有兴趣,比如说布上的牡丹花图案,它不是
说是哪个设计师瞬间灵机一动设计的,它和近几百年老百姓的生活轨迹是联系起来
的,是沉积下来的东西,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把一个图案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和一
个大时间段中的人的审美特性有关系,它已经演变成中国某一个地区的一种生活化
的符号了。

(王沂东素描 : 沉思的男青年 40x30cm 1996年)
问:再比如说那种很鲜艳的红色?
王沂东:这种很鲜艳的红色,一般在北方的农村是很少见到的,对那个时候的一个
女孩子来讲,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转变,从原来的孩子,进入到人生的另外一个层
次,所以在民族文化上,有它特殊的意义。

(王沂东素描 : 沂蒙大娘 40x30cm 1994年)
问:从您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一些西方古典的东西,还有一些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
元素在里面,您觉得在您的创作中,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民间传统绘画都给了您什
么样的启发?
王沂东:我觉得这个牵涉到一些油画的表现力的问题。我认为欧洲传统油画在绘画
语言方面,它在一个局限性里面做到了最大的发挥。比如说质感的表现,空间、人
物的塑造,表现的深度,确实是有很大的包容面。比如像是音乐里面的交响乐,有
那种大乐队的震撼,也有那种很抒情的小调。所以我想这些东西尽量的不要扔,扔
了太可惜了。不过这里面就要求你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就好像是交响乐里面每一个
演奏员,都要有高超的演奏水平,组织起来才能有很好的效果。画画也是这样,你
有把画面组织起来的能力,还要有创作思想上的高度,所以的事情都要你一个人来
完成,所以这是个很综合的东西。但是中国的传统绘画,我觉得也有很大的表现空
间,比如中国的木板年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它是沉积的东西,有时候一
个沉积了100多年的东西,它有一个很强的内在力量,就好像老酒似的,时间长了味
道就是不一样,所以借鉴一些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对画面品质有很大的好处。

(王沂东素描 : 老农 40x30cm 1994年)
问:您在创作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王沂东:我常画的都是那种一个人的,她单独在一个空间里,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内
心活动是很微妙的,你自己可以体会,比如有什么高兴的事,心里一美,脸上马上
就表现出来了,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我比较喜欢抓这种不经意“流露”出来的
东西,而不是故意去表露在外的东西,当然有些比较大的场景,比较明确的,比如
比较欢快的场景,那当然要的是气氛,但是就从肖像创作来讲,我希望画的这个人
呢,其实不是具体的一个人,她有一个共性,这种共性是每一个人内心都有的,比
如孤独,忧郁,喜悦,带有一点期望,这些都是情绪化的东西,但是都是不用很大
的表情表现出来的。

(王沂东素描 : 夏日清泉 74x53cm 2001年)
问:那您觉得这个和您的性格有关系么?
王沂东:我觉得是有关系的,比如有很多朋友说我画的画显得挺安静的,我说我想
热闹都不行,想热闹最后画出来还是安静的(笑),可能是自己喜欢比较有秩序,
情绪比较含蓄这样一种基调。

(王沂东素描 : 吉日 74x55cm 2002年)
问:创作在您的生活中是作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沂东:我觉得我特别幸运,因为我这辈子是干了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自己的
兴趣爱好,又能一辈子做这件事,觉得这是最幸福的。

(王沂东素描 :静静的河谷 74x53cm 2002年)
问:请您介绍下您这次画展的代表作《一缕清风》,比如您的灵感是什么?
王沂东:概括的说,是一种陈旧的东西和一种希望的东西之间的一种结合。比如说
阳光,一般代表一种希望,在北方来讲,阳光是很受欢迎的,它代表着一种温暖,
但是灰暗的环境,一般代表一种内心的孤独,是表现了希望和忧郁之间的一种矛盾,
我是这么来开始构思的。

(王沂东油画 :一缕清风 190x190cm 2009年)

(王沂东油画 :约会春天 100x150cm 2007年)

(王沂东油画 :阳光和我同行 180x140cm 2006年)

(王沂东油画 :冬天里的阳光 180x130cm 2004年)

(王沂东油画 :蝉鸣 150x100cm 2000年)

(王沂东油画 :石榴熟了 60x50cm 1999年)

(王沂东油画 :三月的雪 100x150cm 1999年) |